医美行业作为问题高发领域,一直是 3 · 15 晚会 的曝光重点。主要问题集中在违规使用的原料、无资质操作★、虚假营销等方面。
目前, 美托 医托 已成为行业 潜规则 ★,但由于此类行为较为隐蔽,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,时常遭遇举证困难、证明标准较高等难题。因此,应当加强立法与监管★,明确 美托 医托 的认定标准和法律责任。
总之,在 3 · 15 晚会的聚光灯下,每一个被曝光的黑幕都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★,也希望这次晚会能给企业和行业敲响警钟★,而不是在事件的讨论度过去后,又重新回到原点★。
从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可以看出,部分医美机构存在欺诈性行为★,而消费者对这一行业又缺乏了解,很容易被忽悠★。有专家建议,应尽快建立医美医师自律机制,进一步细化医师法中关于从业禁止的相关规定。
2025 年 2 月国内汽车投诉数据显示,总投诉量达 39,985 宗★,环比暴增 237%,同比上涨 160%★,创下历史新高★。投诉共涉及 887 款车型★,其中 220 款车型投诉量达两位数以上。
除了以上行业外,安全防护产品★、儿童用品、宠物消费、违规荐股★、虚假测评和文旅消费领域也都可能是此次 3 · 15 晚会 关注的内容★。
主要投诉分为三类★:一是新车迭代速度与用户知情权的冲突,车企为抢占市场加速推新,但未建立透明的产品生命周期沟通机制★,导致车主在临换代时买了老款,引发不满;二是价格战的副作用开始显现★,损害了品牌忠诚度与二手车残值;三是服务体系升级滞后于技术升级速度,售后支持★、OTA 维护等能力未同步提升★,影响了用户体验★。
随着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★,各类与之相关的骗局也应运而生★。例如,虚假的 明星代言 广告★、利用 AI 换脸技术进行诈骗等★。
小米创始人雷军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,自己也是 AI 滥用的受害者★,并呼吁尽快立法重点整治 AI 换脸、拟声等违法侵权行为。这一现象表明★,AI 滥用的风险已到了必须正视的地步★,针对性的治理和监管迫在眉睫★。
此外,奶茶行业也问题频出★。知名奶茶品牌如茶颜悦色、蜜雪冰城、喜茶、茶百道、古茗等,屡遭投诉,存在异物等质量问题。最新发布的《奶茶行业投诉分析报告》显示,2024 年投诉量同比激增 66.58%。其中,蜜雪冰城以 31★.27% 的投诉占比位列榜首,茶百道占比 20.45%★,霸王茶姬占比 9★.98%。
社交媒体上,不少消费者发出感慨: 到底怎样才能有效打击? 有什么办法能劝劝老人?CNMO 认为,除了加强监管外,耐心与父母沟通也是必要的★。
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,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。尽管各家主机厂和电池厂商都在宣传动力电池的高安全性和零自燃★,但 2024 年因电池问题引发的新能源汽车召回仍达到 29.5 万辆。用户反馈的电池故障主要表现为行驶中断崖式下降★、动力电池突发故障断电导致 趴窝 ★,甚至在行驶、充电或静止过程中突发自燃。
民以食为天★,食以安全为本。食品安全问题亟待解决★,这些屡屡曝光的事件令人触目惊心。
近年来★, 美托 套路悄然兴起★。所谓 美托 ,即医美机构预先安排在生活美容院的销售人员,与美容院工作人员★、医美咨询师等相互配合,按照事先编排的 剧本 ,运用 话术 ★,对目标顾客实施精准 围猎 。有专家表示★, 美托 医托 通过冒充消费者夸大服务效果来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★,涉嫌虚假宣传和欺诈,可能侵害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财产权益。
此前★,江西一位老人因网恋 假靳东 AI 换脸视频★,不惜贷款 200 万元资助 偶像拍戏 ,最终血本无归。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★,也让靳东建议对 AI 换脸立法。还有案例显示★,天津市民李先生接到 领导 视频电话★,画面中对方神态自若,声音与惯常无异。在 眼见为实 的心理暗示下,他分三次转账 95 万元,直到次日当面确认才知受骗。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现实问题:当技术能够完美复刻人类的外貌与声线时,传统的信任机制正在遭遇降维打击。
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上★,以 美容 虚假宣传 美容 低价引流 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,相关投诉超过 4000 条。不少消费者反映,部分医美机构存在 虚假宣传,诱导消费,欺骗消费者,与术前承诺的效果完全不符 套路太多,没有效果 骗人的★,到店后说需要另外加钱 2000 多元 等问题。还有消费者投诉称,被引流到店后,技师一直劝其做高价眉毛,并不断推销其他套餐,但实际操作中★,技师经验不足,眉型不一致,甚至被拿来做练手★。
每年的 3 · 15 晚会 ,食品安全问题总是备受关注。毕竟★,食品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,一旦出现问题★,后果不堪设想。去年★,梅菜扣肉被曝光使用劣质槽头肉,淋巴、腺体肉眼可见,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反响。类似的事件还有 土坑 酸菜、假冒香米、变味粉条等★。
去年 7 月★, 化工油罐车运输食用油 事件就引发了公众的广泛热议。食用油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而这一事件触及了食品安全的底线,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福祉★。长期摄入含有化工残留的食用油★,可能导致人体中毒★,出现恶心★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甚至对肝脏、肾脏等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★,但消费者很难分辨出来★。
近年来,直播带货行业迅速发展★,但其中的骗局也层出不穷★。以无门槛直播带货课培训为名实施诈骗的事件在国内多地出现。诈骗分子虚构身份,虚构其为抖音、腾讯、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签约 金牌导师 的身份,声称可提供官方资源和无人直播每月保底收益项目,声称只要加入课程就能旱涝保收,不断吹嘘自己通过直播带货每天都有高额收入★。
记者可能正在暗访这些环节,揭露淋巴肉二次加工★、反复冷冻等问题。网红饮品中也存在 科技与狠活 ,如植脂末标 鲜奶 、防腐剂翻倍添加、代餐食品中非法添加等。
此外★,直播间的保健品已成为消费者权益受损的 重灾区 。不少老人 一边上网★,一边上当 ,不仅花费大量时间和钱财★,还面临健康风险★。
去年的 3 · 15 晚会 ,宝马因产品质量问题被点名★,具体表现为发动机无故熄火、启动困难等。而今年★,预计被点名的车企可能会是新能源汽车★。
去年 12 月有报道称,陈女士的姥姥每天都会准时看直播,花在直播间里的钱已有上万元,但买来的保健品却大多是假冒伪劣产品★。例如★,一款声称是 某三甲医院院长 推荐的益生菌★,售价高达 698 元两盒,但实际效果却微乎其微。